本文作者:cysgjj

草芽征文主题婚礼

cysgjj 04-25 15
草芽征文主题婚礼摘要: 你知道哪些民间的歇后语?你知道哪些民间的歇后语?“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话说一富家之子,笨的什么也学不会,把他爹急的没办法,光私塾的先生就请了七八个也教不会。后来,重金悬赏:...
  1. 你知道哪些民间的歇后语?

你知道哪些民间的歇后语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话说一富家之子,笨的什么也学不会,把他爹急的没办法,光私塾的先生就请了七八个也教不会。后来,重金悬赏:“谁要是能教会我儿子写字,赏银百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位老秀才自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就是一个小娃娃,有什么教不了的”这位秀才想。

草芽征文主题婚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秀才于是信心百倍地把“银榜”就揭了,暗想着很快就要发财了,心里美滋滋的。

不承想这位“娃娃”公子哥,前头学后头忘,怎么也教不会。文字学不会,干脆教数字吧!教“一”简单吧,经过几天的努力,好不容易把“一”教会了,秀才就抓紧时间给他复习。

秀才把“一”写在纸上,问:“这念什么?”

草芽征文主题婚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子哥回答:“念一”。

秀才高兴极了。于是高兴之余,就把“一”竖起来问他:“这念什么?”

这位公子哥瞟了一眼:“念棍儿”。

草芽征文主题婚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哈哈......把秀才的鼻子都气歪了。

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诙谐,是民间语言艺术形式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小时候喜欢听爸爸说歇后语:

厕所里跳高——过分、擀面杖吹火——不透气、被窝伸脚丫——露一手、***上挂茶壶——有一定水平、云彩朵里伸脚丫——高手、二两棉花——没法谈、鼻子上插葱——装象、狐狸吵架——一派胡言、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口传家书——言而无信、秃子头上长虱子——明摆着、石头脑袋——不开窍、烧火棍子——一头热、太平洋的警察——管的宽、嘴上抹石灰——白说(***)、被窝里放屁——独吞、蚂蚁打哈欠——好大口气、裁缝丢了剪刀——就剩吃了、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头上长疮脚下流脓——坏透了、胳肢窝长疮——阴毒、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很多,今天就记得这些,啥时候想起来再与大家一起分享!

谢谢系统邀请

歇后语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民间歇后语也是一种优秀优统文化。喻意深刻,耐人寻味。我知道很多民间的歇后语,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下面就例举10条,与大家分享:

1.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一个故事类的歇后语。指两厢情愿)

2.粪车掉轮子一一臭架子(这是一个贬义歇后语。比喻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

3.东街发货西街卖一一不图赚钱只图快(这是一个带有谐音的歇后语。比喻办事洒脱。)

4.灯盏无油一一火烧芯(心)(这是一个有趣的歇后语。比喻非常着急,心焦如焚。)

5.大门外的砖头一一踢出来的(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经典歇后语。)

6.吃着曹操的饭,想着刘备的事一一人在心不在(这一个关于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7.城隍庙里着火了一一烧得二鬼抽筋了(这是一个巧用谐音的歇后语。比喻动作不雅,有骂人之意)

8.外胜打灯笼一一照舅(旧)(巧用谐音的歇后语)

感谢头条问答官方帐号的邀请。说到歇后语,大家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应事应境脱口说出几个。别看歇后语就那么短短的一句,由于风趣形象、寓意深刻,深受百姓的喜爱,在或褒或贬,或自我解嘲中都释放着语言智慧。


下面我把可以经常用到的喜闻乐见的歇后语列举一部分跟条友们一起分享:

01.打破沙锅――问到底;02.打开天窗――说亮话;03.阎王死儿子――鬼都不相信;04.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05.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0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0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08.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09.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1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11.老鼠调戏猫――想起不想活;1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13.剃头挑子――一头热;14.寡妇死儿子――没指望了;15秃子打伞――无法无天;16.四两棉花――不上谈;17.孔夫子搬家――尽是书;17.宋江的军师――无用;1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9.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20.三分钱放两下――一是一,二是二;21.高山打鼓――名声在外;22.老九的兄弟――老实;23.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24.大姑娘花轿――头一回;2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26.瞎子摸鱼――碰运气;27.小鬼晒太阳――没有影子;28.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29.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30.铁公鸡――一毛不拔;31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32.三十六计――走为上……


歇后语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后一部分起“后衬”作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让听者领会和猜想出说话者的本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lspj.com/post/10332.html发布于 04-25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