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婚礼现场布置永城

cysgjj 04-03 17
婚礼现场布置永城摘要: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行为在指挥权上是否存在矛盾?“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行为在指挥权上是否存在矛盾?这个问题,蒋介石表示“对我来说确实存在很严重的矛盾”,假如在...
  1.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行为在指挥权上是否存在矛盾?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行为在指挥权上是否存在矛盾?

这个问题蒋介石表示“对我来说确实存在很严重的矛盾”,***如在作战指挥权上效仿老对手图书管理员一样放权,在军事方面实行所谓的民主,那么只有鬼才知道手底下有多少将领在“放飞自我”试图浑水摸鱼,连嫡系包括最信任的胡宗南、汤恩伯等之类都如此了,更何况还有一大群各怀鬼胎的杂牌军将领。

整编74师可以说蒋介石的心头肉,可他任命的师长张灵甫以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著称,情商极低而且根本不受人待见。国军将领在执行蒋介石参与制定的鲁南会战***时,对于校长的这个“心头肉”谁也不愿意管而且想管也管不住,包括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因此,汤恩伯将这个锅甩给了时任第一纵队司令的李天霞。

李天霞率领的整编83师曾在苏中宣家堡及泰兴地区由于轻敌被粟裕吃掉了三千余人,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参与鲁南会战时李天霞统一指挥83和74两个整编师时变得很谨慎,生怕再次吃粟裕的亏。因此,在顺利推进至界牌附近时,李天霞为了安全起见命令张灵甫往回缩向其整编83师靠拢。

婚礼现场布置永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李天霞在发现自己判断错误后再次要求张灵甫进驻界牌时,殊不知引起了张灵甫的不满与愤怒,认为不仅走了冤枉路而且还被李天霞给玩了一把,一怒之下直接越过兵团司令汤恩伯将报告捅到了蒋介石面前,拒绝接受李天霞的指挥。而蒋介石不管三七二十一以贻误战机给李天霞扣了个帽子,革职留任,以儆效尤。

兵团司令汤恩伯拿张灵甫这个师长也毫无办法,将其划给了正在向坦埠推进的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来指挥。而黄百韬实在也不愿意指挥张灵甫,谁都害怕这个动不动就越级报告而且深受蒋介石信任的家伙在背后捅娄子,对于无派系、无靠山、杂牌出身的黄百韬来说实在玩不起。因此,对于持有笨重美式装备而且正在大张旗鼓修路推进、生怕粟裕不知道的张灵甫,黄百韬干脆任其自我放飞,

大战还没打响前,蒋介石的前线指挥系统就形同虚设了,编入同一编队的部队可谓谁也指挥不了谁,连深受蒋信任的兵团司令汤恩伯都指挥不了张灵甫更何况杂牌出身的黄百韬?而黄百韬也根本指挥不动嫡系出身的李天霞,只好各玩各的了,因而在实际作战过程之中基本上都不会鼎力互助。自命清高的张灵甫被围困于孟良崮陷入绝境后就是最好的证明了,竟然拒绝按兵团司令汤恩伯和直属上级黄百韬的命令,主动向整编25师靠拢配合突围,纯粹作死。

婚礼现场布置永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样的行为在指挥权上对于蒋介石来说确实存在矛盾,只因国军将领消极怠工已经成为了一种家常便饭了,蒋介石很担心部下对其命令或者作战目标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虽然不知军事能力有限,但是有时候微操***不得不越殂代疱,要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部下被对手慢慢吃掉。而张灵甫葬送于中心开花之下与蒋的微操密不可分,整编74师覆没后蒋介石直接将锅甩给了李天霞及黄百韬。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途有所不经,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由,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的重点就在于“有所”两字。它给“不受”限定了范围。既善于用兵的大将应具有根据战场形势,“在不违反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随机应变,临机处置的能力。而不是一些一知半解的“网吹”笔下的动辄“抗命”“违令”取胜云云!英明的主帅都有给麾下将领一定的审时度势临机处置权力的胸怀度量。这一点在人民***的统帅和将领之间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经典故事也是层出不穷。统帅专权疑心太重不行,属下龇毛撅腚不服从领导更不行。这就是《孙子兵法》中包含的辩证法。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它是不矛盾的。

李云龙同志的亲身遭遇已经用事实告诉大家,这是个伪命题!八路军总部给新一团下达的命令是:在772团的接应下从俞家岭方向突围,李大脑袋团长根据战场情况临机决断,全团向当面之敌发起反冲锋,从日军坂田联队的正面突出。战斗确实起到了出敌不意的奇效,新一团胜利地全身而退,但是结果呢?不但没有嘉奖,李团长云龙还被下放到边区被服厂绣花。

婚礼现场布置永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将在外,军令也必须接受,这是现代战争的指挥原则,这句话的原语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特指的是古代战争中,受限于交通和通讯水平的低下,领兵在外的将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手中部队的作战方式和具体行动,因为请示是来不及的。就算是什么600里加急甚至800里加急,皇帝的军事命令也会姗姗来迟,而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

但是无线电和有线通讯的普及,已经使这一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军事统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战场实际情况和下达相应的作战命令,如果将领们再拒不接受,那军事指挥体系不就乱套了?八路军副总指挥处罚李云龙之前说的明白:“战场抗命这个毛病惯不得”。新一团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对军事指挥的权威性造成了破坏,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期间,美国军事顾问团曾经不无尖刻的评论到: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不同,在于他不能乘坐飞机与手下的将领们会面。言外之意,毛主席只需要在延安的窑洞里,就可以通过电文指挥全国战局,并且重大指示和命令都会得到贯彻执行,而蒋介石虽然飞来飞去召开现场军事会议,但是将领们却经常阳奉阴违,这就是根本性的差距。

并不矛盾,和这句话类似的还有一句,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这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意思。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微小的***,都有可能影响战争结果的走向,而这些稍纵即逝的战机,只有亲临一线的指挥员才能捕捉到,并加以利用。如果事事都要请示之后再做决定,那将陷入处处被动的境地。下面就以***和粟裕将军为例来说明“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必要性。

***期间,***曾几次赋予粟裕军事指挥权,给了粟裕极大的发挥空间,让他能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1947 年3月,***调集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共45万人,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则在山东集中有9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约27万余人,对付来犯之敌。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过大,只能在运动战中寻找时机歼敌。

5月10日,陈毅、粟裕得悉汤恩伯第一兵团的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先头部队进占了苗家区、界湖,并有续犯沂水的消息。该敌位于第一兵团之最右翼,比较暴露,便于分割围歼,因此,陈、粟决定以3个纵队的兵力视机打援。但是,作战命令下达后,粟裕依然在反复考量,最后仍然认为这两部敌军不是理想的打击目标,因此,一面进行作战的准备,一面密切观察战场的形势,寻找更合适的战机。

5月11日,新的战机出现了,敌第一兵团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孤军突进,沿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截断华野主力退路。粟裕立即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不打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改打中路强敌整编第七十四师。迅速就近调集几个强有力的部队,以“猛虎掏心”的战法,以中央突破对付敌人的中央突破,从敌人战斗队形的中央楔入,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整编第七十四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将整编第七十四师全部干净消灭掉。

5 月 12 日,***为中央***起草致陈毅、粟裕的电报,指示:“敌五军、十一师、七十四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

在得到自主指挥权后,粟裕决定打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最终将其消灭在孟良崮。

1946 年豫东战役中,原本中央***会议决定,消灭***军整编第5军邱清泉部。***军在获悉华野的意图后,迅速调集重兵,企图以邱清泉部拖住华野主力,然后在鲁西南与华野主力决战。而邱清泉部的整编第5军是***的五大王牌之一,战斗力极为强悍,邱清泉又有“邱疯子”之称,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邱清泉部,而形成胶着态势,那将对我军极为不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llspj.com/post/9179.html发布于 04-03

阅读
分享